中国给水排水 /oa 福建省消除污水收集管网空白区工作指南编制要点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01 为推进污水管网空白区消除行动,准确把握消除空白区的核心工作和关键技术,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了《福建省乡镇建成区基本消除污水收集管网空白区工作指南》。通过探索消除空白区工作流程,提出空白区定义与类型、空白区排查及界定方法、治理措施选择组合等技术要点,以及消除污水收集管网空白区治理方案的编制成果要求,强调消除污水收集管网空白区工作应注重分类施策、制定务实方案、持续推动建设等相关技术举措,使治理取得扎实成效,为促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提升城镇生活污水设施能力和水平打好基础。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1 6 0 刘永虹, 黄盛尚 适于复杂运维场景的新型城市排水装备技术与应用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02 城市排水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其日常运维尤为重要。目前,在管网清淤过程中仍存在城中村等源头管网以及泵站清淤的痛难点。为解决上述清淤问题,广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研发了小型清疏装备和水下智能(不停产)清淤机器人。小型清疏装备根据不同使用场景定制底盘,采用双独立电源系统,配备强力清淤系统以及安全保护装置;水下智能(不停产)机器人集合了多种设备单元,采用倒V型底盘结构,对前铲、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加入多波束二维声呐成像技术。系统验证表明,研发的装备清淤效果较好。与传统人工清淤方式相比,研发设备投入运维后,城中村清淤效率提升3倍,每米排水管网的运维成本平均降低约72%,同时泵站可实现不停产清淤,清淤更加环保、高效、安全,可为其他城市泵站和城中村机械化清淤提供经验参考。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7 12 0 黄艳雄, 张舒凡, 谢棣慧 藻-菌颗粒污泥——低碳污水处理新技术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03 藻-菌颗粒污泥(Algal-bacterial granular sludge,ABGS)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其利用好氧颗粒污泥(AGS)与微藻相耦合,具有沉降性能好、生物量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水处理效率高、外部曝气需求和碳排放量低、资源回收潜力大等优势。通过文献整理和分析,归纳了ABGS系统的建立和强化方式、颗粒特性、除污效果和机理、影响因素,最后讨论了ABGS技术的未来需求和局限性,并对ABGS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13 21 0 王弘宇, 王溶榕, 胡晓玲, 黄海芸, 陈荣帆, 谢怡, 周道 微生物电解池耦合厌氧消化促进产甲烷研究进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04 微生物电解池(MEC)利用微生物催化,在外加电压作用下产生甲烷,耦合厌氧消化可促进甲烷的产生。概述了微生物电解池耦合厌氧消化系统(MEC-AD)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外加电压、电极材料、温度和预处理等因素对MEC-AD产甲烷效能的影响,阐述了MEC-AD系统中主要产甲烷微生物群落分布情况,并总结分析了MEC-AD系统对餐厨垃圾、工业废水等厌氧处理促进产甲烷的应用效果。同时,认为MEC-AD产甲烷系统中电极材料的构型和经济性、底物预处理和实际应用的成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为系统的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22 28 0 李萌萌<sup>1</sup>, 陈重军<sup>1,2</sup>, 张群<sup>1</sup>, 王玲<sup>3</sup>, 张海芹<sup>3</sup> 铁碳微电解及其耦合生物脱氮的研究进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05 随着污水氮排放标准的提升,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碳源不足、脱氮能效低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降低对有机碳源的需求,同时强化生物脱氮效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索采用铁碳微电解(-ME)与生物处理耦合的工艺来去除污水中的氮素。梳理了近年来-ME工艺在硝酸盐氮脱除领域的研究进展,剖析了-ME的原电池反应理论,以及不同铁电极和碳电极对反应的影响规律,阐明了微电解化学脱氮和耦合生物脱氮过程的关键因素和反应机理,同时从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以及微生物酶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了-ME过程对生物脱氮的强化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铁碳微电解耦合生物脱氮体系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29 39 0 徐冠宇<sup>1,2</sup>, 赵红梅<sup>1,2</sup>, 张振兴<sup>1,2</sup>, 赵传靓<sup>1,2</sup>, 杨利伟<sup>1,2</sup> 闽南沿海城市污水厂污泥产率及产量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06 为科学预测污泥量,助力形成设施完备、运行安全的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体系,对闽南沿海某市29座城镇生活污水厂经验污泥产率影响因素及产率、产量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研究。29座污水厂总设计处理规模123×10<sup>4</sup> m<sup>3</sup>/d,主流工艺包括(改良)氧化沟、AO或AAO、CASS等。随着污水提质增效的推进,市域经验污泥产率由2020年的1.11 tDS/10<sup>4 </sup> m<sup>3</sup>增长至2021年的1.25 tDS/10<sup>4</sup> m<sup>3</sup>,但仍略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1.62 tDS/10<sup>4</sup> m<sup>3</sup>)。受闽南区域特点影响,污泥产率与进水BOD<sub>5</sub>及气温的相关性不显著;中型规模污水厂(改良)氧化沟工艺污泥产率最高,且中型规模污水厂污泥产率整体大于小型和大型污水厂;平均污泥产率逐年小幅上涨,但考虑闽南地区特点,远期污泥产率仍可能低于北方城市。建议类似地区污泥设施规划设计重点考虑大中型污水厂需求,并为污水提质增效、初雨截流、出水提标改造等因素充分预留缓冲,弹性应对气温、降水等冲击,统一谋划,分期实施;统一明确污水厂出厂污泥要求,以保障污泥处理处置系统安全运行。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40 46 0 晋艺欣<sup>1</sup>, 潘晓玥<sup>1</sup>, 黄剑南<sup>2</sup>, 毋兆颖<sup>1</sup>, 周彦灵<sup>1</sup>, 安叶<sup>1</sup>, 王德震<sup>1</sup>, 刘立群<sup>1</sup> 县城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中管网延伸设计要点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07 城镇供水管网延伸至农村是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农村居民的用水特点与城镇用水有较大差别,加之管网覆盖范围的增大,因此管道延伸工程中出现如何合理确定管道流量、维持管网余氯和保障水压等新问题。以A县的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延伸工程为例,从水量确定、余氯维持和水压保障等三个方面对管网延伸工程设计中存在的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例如,采用高日高时流量法和设计秒流量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管道设计流量;利用余氯衰减动力学公式判断管网中余氯消耗的规律,从而确定水厂余氯建议值以及补氯设施设置位置;设置小型水箱+一体化泵站解决末端水压不足的问题,当静水压超过60 m时建议设置减压阀保证阀后管道及卫生器具安全。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47 52 0 向帆<sup>1,2</sup>, 马宗凯<sup>2</sup>, 邱彬彬<sup>1</sup> 水质净化厂改扩建工程新理念探索与实践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08 六安市凤凰桥水质净化厂一期工程建设规模4×10<sup>4</sup> m<sup>3</sup>/d,二期工程将建设规模提升至9×10<sup>4 </sup>m<sup>3</sup>/d,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巢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4/2710—2016)的共同要求。通过对一期工程的挖潜和局部改造,在保证出水达到新考核指标的前提下,将处理能力提升至5×10<sup>4</sup> m<sup>3</sup>/d。二期工程采用改进型Bardenpho生物池+平流式沉淀池,并采用深床滤池/硫自养滤池深度脱氮,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去除新污染物。通过运行工况的调整,凤凰桥水质净化厂雨季处理能力可提升至13×10<sup>4</sup> m<sup>3</sup>/d。运行结果显示,出水水质可稳定达标。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53 57 0 张俊<sup>1</sup>, 雷轰<sup>1</sup>, 陈翔<sup>1</sup>, 王硕<sup>1</sup>, 王保龙<sup>1</sup>, 胡甲兴<sup>2</sup>, 冯硕<sup>2</sup>, 冯凯<sup>2</sup> 紧凑用地的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09 江苏省某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总设计规模为5.0×10<sup>4</sup> m<sup>3</sup>/d,生化处理采用“Bardenpho生化池+二沉池”工艺,深度处理采用“反硝化滤池+高效沉淀池+紫外线消毒”工艺,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18)中表2的标准,其中COD≤41 mg/L。该工程将生化池、二沉池、污泥泵房、二级提升泵房合建,将反硝化滤池、反洗风机房、反洗废水池合建,并在高效沉淀池中投加微砂,提高处理负荷,大大减少了污水厂占地面积,解决了污水厂用地紧张的问题。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58 62 0 刘金星, 胡邦, 程明涛 基于内涝治理的福州某市政雨水泵站优化设计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10 为缓解极端暴雨天气带来的内涝问题,以福州马尾长安投资区5号排洪渠周边区域雨水排放系统为例,分析了现状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总体采用“分而治之、分区块排水”的设计思路,暴雨情况下启动雨水泵站进行强排,实现雨水的快速排放,以有效解决区域的内涝问题。因泵站选址位置狭窄、场地受限,故分别在绿化带、河道上方建设雨水泵站,同时对泵站总平面进行优化设计,共用管理房及变配电房,达到了预期效果。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63 67 0 林兰娜 MUNITANK工艺在北方用地受限市政污水厂的应用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11 大连泉水河污水处理厂(二期)设计规模为10.5×10<sup>4</sup> m<sup>3</sup>/d,面临水量水质波动大、用地紧张、低温等工程难点。采用改良型交替式内循环(MUNITANK)工艺进行二级处理,实现应对冲击负荷、强化生物脱氮除磷、节省外加碳源的目的,并通过集约式一体化池型节省占地,同时通过高密度沉淀池、滤布滤池、紫外线消毒池等三级处理设施进一步保证处理效果。该工程多年运行实践表明,出水各项指标均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该工程吨水投资为2 190.5元/m<sup>3</sup>、运行能耗为0.26 kW·h/m<sup>3</sup>,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表明MUNITANK工艺对于冲击负荷大、用地有限、处理要求高的大中型污水处理项目具有适用、高效、经济的特点,可为类似条件下的污水处理项目提供借鉴。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68 72 0 金敦<sup>1</sup>, 丁纯健<sup>2</sup> 食用菌产业园区污水厂改扩建工程工艺设计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12 在新的排放标准实施背景下,对金堂县食用菌产业园区污水厂存在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偏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该污水厂进水水量和水质变化特点,改扩建工程确定采用“事故调节池+水解酸化池+AAO/A/MBR生化池+臭氧高级氧化池+接触消毒池”的主体处理工艺,该工艺可强化去除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色度、TP、TN和SS等。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工艺运行状况良好,出水水质稳定,对SS、TP、COD、NH<sub>3</sub>-N、BOD<sub>5</sub>、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6.8%、93.7%、94.3%、97.5%、96.5%、80.3%,出水水质满足项目环评批复的要求,显著削减了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73 77 0 孙政<sup>1</sup>, 魏业香<sup>1</sup>, 林强<sup>1</sup>, 王先涛<sup>1</sup>, 袁绍春<sup>2</sup>, 蒋彬<sup>2</sup> 供水企业智慧营收计费系统设计与实现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13 针对传统的单一制水费计算模式,结合供水企业实际应用提出一户一表一价、一户多表多价、阶梯水价、混合用水、定比定量、总分表扣减等计费策略,基于微服务架构设计了智慧营收计费系统,实现了水量水费的精确高效计算,有效预防了拖欠水费与用水坏账的产生,显著降低了供水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78 83 0 苟婷, 白春玲, 陆鹏泽, 王飞, 朱凯 盾构隧洞内输水管道渗漏监测系统开发及应用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14 地下管道在长距离输水工程中应用广泛,输水管道的渗漏安全监控及预警已成为行业研究的重点。针对这一重大行业需求,以嘉兴市域外配水工程为依托,引入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和准分布式水声侦听技术,搭建了实时在线渗漏监测系统。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这两种监测技术可以精准定位30 s内渗漏水量&gt;20 L的渗漏点,定位误差在10 m之内。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84 89 0 陈一靓<sup>1</sup>, 何伟<sup>1</sup>, 何杰逊<sup>2</sup>, 张路蔚<sup>2</sup> 城市污水污泥与生物质共气化资源化利用实证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15 介绍了钟祥市污泥热解气化项目(规模为120 t/d)双流闪蒸干化耦合流化床热解气化技术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污泥处置效果、设计及运行管理经验等。该工艺分为湿污泥贮存系统、污泥干燥系统、热解气化系统、热能利用系统、尾气处理系统和灰渣系统等6大系统。其中核心设备为双流闪蒸干燥机和流化床气化炉。含水率为30%的干污泥和生物质在流化床气化炉内气化产生可燃气,可燃气燃烧产生超850 ℃高温烟气,经配风降温至600 ℃作为干化热源用于80%含水率湿污泥干化,可使污泥减量超90%,气化灰渣可作为建材利用。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关键设备选型、物料输送、负荷调节等因素,具有良好的调整适应能力,可为污泥处置提供新思路和示范案例。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90 96 0 任少辉<sup>1,2</sup>, 姚学同<sup>3</sup>, 余桥<sup>2</sup>, 张立民<sup>2</sup>, 向家涛<sup>1</sup>, 林立<sup>2</sup>, 张世红<sup>1</sup> 温州三级排水管网整治工程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16 针对温州市三级排水管网整治工程的现状及问题,构建了以时空信息数据为基础,GIS系统为底座,数据、业务融合的管网整治工程管理平台。该平台主体架构采用“五横四纵”的设计,包括数据标准体系、应用系统、相关系统接口开发等建设内容。通过该平台的应用,能够实现三级排水管网整治工程的数字化管理,保证三级管网整治工程有序、优质、高效地进行。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97 101 0 卢建景<sup>1</sup>, 张祥维<sup>2</sup>, 付建德<sup>3</sup>, 侯兴盛<sup>1</sup> 城市湖塘水环境问题多维诊断与治理策略及实践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17 随着我国水环境综合治理与黑臭水体消除工作步入“深水区”,城市湖塘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绊脚石”。以深圳市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典型城市湖塘(定岗湖)为例,基于水环境问题多维诊断,以“区域协同,水岸赋能”为治理理念,提出了“区域联动-内外协同-水岸融合-智慧赋能”的四位一体城市湖塘综合治理策略,并开展工程实践。治理后的定岗湖水体透明度由20 cm以下提高至2 m,生物多样性显著改善,生态修复自净能力大幅增强,可为国内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102 110 0 唐颖栋<sup>1</sup>, 赵思远<sup>1,2,3</sup>, 高祝敏<sup>1</sup>, 吕丰锦<sup>1</sup>, 宋卓霖<sup>1</sup>, 刘俊国<sup>4</sup>, 田展<sup>5</sup>, 张凤山<sup>1</sup> 圩区水环境生态修复案例:苏州市紫薇文化园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18 针对城镇小流域水系水质恶化、水生态系统受损的问题,以苏州市渭塘镇紫薇文化园水体生态环境修复为例,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生植物修复、原位水质净化和生境调整等技术措施,对园区内水系(朱家巷河、北雪泾河、庙前河)进行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实施后,朱家巷河水质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劣Ⅴ类提升至Ⅲ类水标准;北雪泾河、庙前河水质从地表水劣Ⅴ类提升至Ⅳ类水标准;水体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增加。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111 118 0 施怀荣<sup>1</sup>, 甘露<sup>2</sup>, 赵维文<sup>1</sup>, 史冬峰<sup>2</sup> 池州市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实例及成效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19 分析了红河黑臭水体治理前的环境状况和黑臭的原因,针对治理目标,采取控源截污、疏浚清淤、疏通补水等措施和系列生态修复工程进行黑臭水体治理,提升河道的水质、水动力和生态恢复能力。经过治理与5年多的运营维护,河道景观和水质感官效果提升明显,水质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Ⅴ类标准,该区域成为主城区重要的景观河和市民休闲娱乐场所。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119 125 0 贾莉<sup>1,2,3</sup>, 郑刘根<sup>2</sup>, 俞文哲<sup>1</sup> 佛山亚艺湖水生态治理与运维管理实践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20 针对佛山亚艺湖水质恶化带来的生态退化及异味等问题,采取了控源截污、内源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混凝微滤净化和生态补水等工程措施。运行期间,面对外来鱼类入侵、藻华暴发、强降雨调蓄问题,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经过多元化综合治理,亚艺湖水质从地表水Ⅴ类标准提升至Ⅲ类标准,其中,COD&lt;14 mg/L;DO平均值&gt;6.22 mg/L,是治理前的2倍;氨氮&lt;0.12 mg/L,氨氮去除率≥95%;TP&lt;0.08 mg/L。可见,亚艺湖生态系统已恢复正常,水质处于稳定向好状态。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126 130 0 袁伟力 珠海某接收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工艺调控措施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22021 珠海某污水处理公司下属三座污水处理厂均接收部分工业废水,由于工业废水水质复杂,导致三厂均存在一些特定的生产问题。通过创新管网监控方法以及工艺检测手段,采取科学有效的调控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进水COD、总氮及氨氮异常及时控制,进水余氯偏高应急生产调控、生物池DO异常偏低原因排查,二沉池藻类和青苔生长抑制,MBBR工艺填料挂膜性能科学监测评估等问题,确保出水水质长期稳定达标。 2024年11月17 00:00 2024年第22期 131 136 0 周亚梁, 郭俊希, 谢势导, 罗海华, 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