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organic matter 的文章

1 外伸型丝状菌好氧颗粒污泥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能
李松波1, 尹顺昌2, 王筱语3, 贺伟强3, 刘俊3, 邢保山4 2025年第13期 [33-39][摘要](29)()
2 有机物浓度对主流厌氧氨氧化工艺脱氮性能的影响
沈浩楠1, 张倩1, 王弘宇2, 董晓倩1, 刘勋昊1 2025年第13期 [1-9][摘要](140)()
3 藻类有机物特性对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朱芸1,2, 谢宇煊3, 周帆4, 陈贺超5, 王玉3, 汪隽2,3, 林朋飞2, 陈超2,3 2025年第11期 [9-15][摘要](278)[pdf 1131KB](3)
4 循环造粒流化床去除不同特性有机物的效果及强化
徐嘉琪1,2, 黄廷林1,2, 文刚1,2, 邢翔轩1,2, 许钰琪1,2 2025年第3期 [58-64][摘要](351)[pdf 1815KB](95)
5 豉香型白酒废水厌氧氨氧化处理工艺设计
张哲1, 张晓爽1, 胡松可1, 李海伦1, 邱培鹏2, 田广庆3 2024年第24期 [124-128][摘要](221)[pdf 546KB](165)
6 生物除磷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特性
何瑜, 何成达, 朱腾义, 相延铮 2024年第23期 [91-98][摘要](267)[pdf 4247KB](146)
7 微气泡臭氧-BAC去除典型嗅味物质的效果
马纯宁1, 王永磊1, 马汇源2, 刘宝震1, 李佳宁3, 韩延镇4, 王磊5 2024年第23期 [49-56][摘要](401)[pdf 1575KB](124)
8 次氯酸钙对厨余垃圾干式发酵产酸的影响
张奇1, 尚莞2, 刘青鑫1, 刘同涛1, 王冠楠1, 韩鹏1, 孙英杰3, 赵建伟1,3 2024年第19期 [115-121][摘要](342)[pdf 916KB](191)
9 带衬及非带衬MBR膜污染物识别及膜污染差异解析
孙鹏1, 虎春生2, 焦茹媛3, 张伟军3 2024年第17期 [9-15][摘要](728)[pdf 2870KB](301)
10 零价铁活化高铁酸盐降解水中双酚AF
王群1, 梁柚恒1, 胡涛2, 曾晗3, 莫桑1, 付云霞4, 莫永钳1 2024年第13期 [79-85][摘要](296)[pdf 1354KB](276)
11 分子质量对天然水体有机物正渗透膜分离的影响
朱明飞1, 郑成龙1, 崔雯1, 赵路1, 鞠欣雨1, 王一涵1, 张欢欢1, 王琳1,2, 张志斌1 2024年第9期 [107-115][摘要](399)[pdf 2311KB](270)
12 微气泡强化臭氧去除污水厂二级出水中的有机物
马振坤1,2, 刘永泽1,2, 张立秋1,2, 封莉1,2, 杜子文1,2 2024年第5期 [63-68][摘要](446)[pdf 1044KB](310)
13 不同水源补水区底泥污染物含量和形态分布特征
寇晓梅1,2, 王怡3, 魏海杉3, 吴世璋1,2, 邵甜1,2, 梁振豪3 2023年第23期 [98-103][摘要](336)[pdf 430KB](275)
14 有机物存在下Fe2+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的影响
严子春1,2, 焦陇珍1, 唐瑞祥1 2023年第23期 [68-74][摘要](408)[pdf 857KB](490)
15 高铁酸钾强化磁絮凝去除污水厂二级出水有机物
关鹤达1,2, 杨博暄1, 温沁雪1, 邹东雷2, 马军1, 陈志强1 2023年第21期 [73-77][摘要](443)[pdf 1290KB](503)
16 纳滤对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性能
陶辉1,2, 陈怿扬1,2, 蒋福春3, 张雪3, 林涛1,2 2023年第17期 [38-44][摘要](1029)[pdf 1294KB](525)
17 Fe2+/PMS同步处理锰和有机物复合污染原水
陶辉1,2, 顾颖2,3, 林涛1,2, 蒋福春4, 张雪4 2023年第15期 [64-69][摘要](552)[pdf 1480KB](1372)
18 大型超滤水厂预处理流程的除污效能及膜污染特性
于海宽1,2, 李星1, 周志伟1, 续海洋1,3, 李东来4, 田希彬4 2023年第13期 [54-59][摘要](775)[pdf 2325KB](384)
19 基于DOM荧光光谱分析的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物溯源
钟江丽1,2, 沈捷1,2, 高华3, 沈大利4, 周永潮4 2023年第7期 [133-138][摘要](616)[pdf 954KB](1515)
20 纳滤膜去除水中有机物及提高产水率的生产性试验
颉亚玮1, 徐振峰1,2, 裘嘉琪1,3, 张刚4, 刘宏远1, 孙海平4, 朱海涛4 2023年第7期 [29-34][摘要](587)[pdf 1524KB](557)
21 基于光谱法解析污水厂DOM转化与DBPs生成特征
汪鹏1,2, 郭洁3, 陆旦3, 沈虹3, 沈志豪3, 王凯丽3, 张童2, 唐玉霖2, 马晓雁1 2023年第5期 [53-59][摘要](494)[pdf 1594KB](530)
22 催化臭氧氧化联合BAC工艺深度处理石化废水
郑浩1, 许丹宁1, 代蓓蓓2, 孙井梅1 2023年第1期 [73-79][摘要](603)[pdf 1508KB](537)
23 化工园区废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变化特征
周合喜1,2, 罗华瑞3, 李华伟4, 卫少华3, 安娜1, 肖维贵1, 刘礼祥3, 钱东5, 张金松1 2022年第23期 [80-87][摘要](732)[pdf 1256KB](590)
24 Mg2+、Ca2+对聚合氯化钛混凝去除天然有机物的影响
李金1, 张贤明1, 聂煜东1,2,3, 申粤1, 颜海燕1, 耿媛媛1 2022年第23期 [49-55][摘要](591)[pdf 3085KB](400)
25 水生植物腐解过程中溶解性有机质的释放特征
张国正1,2,3, 赵敏4, 李勇1,2, 应炎杰1,2,3, 路学军5, 潘继征3 2022年第19期 [93-101][摘要](631)[pdf 1025KB](409)
26 药剂联合高温对低有机质污泥水解促进研究
江丽华1,2, 卓桂华3, 陈细妹4, 林鸿5, 刘常青6, 甄广印7, 郑育毅1,2 2022年第19期 [86-92][摘要](659)[pdf 1314KB](356)
27 基于多源污泥泥质特性的处理技术路径探析
周维奇1, 方宁1, 郭亚丽1, 吴海斌2, 黄嘉良1, 王先恺2, 戴晓虎3, 董滨3 2022年第19期 [16-22][摘要](765)[pdf 721KB](1273)
28 UV/H2O2工艺对常规砂滤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特性
王永强1,2,3, 李桂芳2, 宋武昌2, 孙韶华2, 张素珍2, 李梅1, 贾瑞宝2 2022年第17期 [60-66][摘要](896)[pdf 1611KB](375)
29 生物吸附/A2O工艺特性及蛋白质源污泥增量研究
郑凯凯1, 支尧1, 王硕1,2,3, 张光生1,2,3, 李激1,2,3 2022年第15期 [109-114][摘要](448)[pdf 1671KB](362)
30 供水管材对管壁生物膜特性和水质稳定性的影响
张心悦1,2, 周克梅3, 刘煜3, 林涛1,2 2022年第9期 [44-51][摘要](665)[pdf 3949KB](647)
31 针对低温期有机物去除率低的生物活性炭更换探究
陶辉1,2, 厉彦辉1,2, 周伟青3, 赵云3 2022年第9期 [33-38][摘要](722)[pdf 1057KB](390)
32 预臭氧氧化对混凝沉淀过程中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姚昊1,2, 许航1,2, 温昕1,2, 王月婷1,2, 陈佳佩1,2, 张茜1,2 2022年第7期 [33-42][摘要](838)[pdf 2826KB](554)
33 两种预氧化对氯消毒糖精DBPs转化的影响
项硕1,2, 胡溪超3, 黄奕鸣3, 宋亚丽1, 马晓雁3 2022年第3期 [50-56][摘要](755)[pdf 498KB](488)
34 PAC/PS预处理对水中镉的去除及UF膜污染控制
常新强1,2,3,4, 林涛2,3, 陈卫2,3, 陶辉2,3 2022年第1期 [64-69][摘要](1033)[pdf 533KB](658)
35 高铁酸钾氧化去除DOM的影响因素及荧光光谱特性
孙婧,赵阁阁,张运波,王洪波 2021年第23期 [21-27][摘要](790)[pdf 733KB](437)
36 平水期/枯水期南四湖溶解性有机物差异特征
张志斌1,闫大江1,鞠颂1,张晓蕊2,周永强3,时延锋1,孙杰4,张彦浩1 2021年第21期 [48-55][摘要](660)[pdf 1040KB](462)
37 两级生物强化过滤处理低温微污染地下水中试研究
李伟光1,2,吕龙义3,金佳林1,张多英4,张淑梅5,孟利强5,王广智1 2021年第21期 [26-32][摘要](789)[pdf 1579KB](443)
38 D-A2O工艺高效脱氮及有机物降解机理研究
赵静1,刘琴1,张晶晶1,王志远2,叶长兵1 2021年第15期 [70-76][摘要](654)[pdf 940KB](462)
39 臭氧降解污水厂二级出水有机物作用与效果分析
郝晓地,甘微,李季,曹达啟 2021年第10期 [1-7][摘要](1147)[pdf 868KB](611)
40 纳滤膜处理微污染河网水中试研究
蔡孝楠1,刘宏远1,朱海涛2,孙海平2,张刚2,徐振峰1 2021年第9期 [27-32][摘要](1167)[pdf 1137KB](538)
41 基于FT-ICR MS分析水处理中DOM分子特性的演变
许航1,2,温昕1,2,王月婷1,2,沈桢1,2,林晨烁1,2,陶辉1,2,陈卫1,2 2021年第7期 [34-41][摘要](1098)[pdf 1696KB](502)
42 预处理对东江原水超滤过程中膜污染的控制作用
何林娟1,邹康兵2,盛云鸽3,杨恩诺1,黄添怡1,王志红1,柳君侠1 2021年第1期 [16-21][摘要](1824)[pdf 1498KB](894)
43 电絮凝/氧化—超滤协同去除水中NOM的研究
苏菲,李英华,李海波,杨蕾,徐新阳 2020年第23期 [31-36][摘要](1818)[pdf 2357KB](624)
4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有机物的荧光特征分析
周昀1,2,陈飞2,姚建国3,马贞依3,李军2 2020年第19期 [55-59][摘要](1508)[pdf 1952KB](740)
45 PSFS工艺改造对浓缩污泥特性及脱水性能的影响
张显忠1,2,戴晓虎1 2020年第17期 [18-22][摘要](1193)[pdf 787KB](659)
46 O3/BAC工艺中臭氧作用条件优化研究
许子丽1,陈卫1,陶辉1,杨琛栋2,刘彩娥2 2020年第11期 [33-38][摘要](1390)[pdf 970KB](757)
47 PAC/UF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膜污染特性
王小兵1,游浩荣1,叶元柳2,吴义超3,丁怀宇4 2020年第11期 [27-32][摘要](1655)[pdf 1087KB](806)
48 强化组合超滤技术处理污染水源水
杨斐1,刘宏远1,朱海涛2,孙海平2,代鹏1 2020年第7期 [42-46][摘要](1674)[pdf 1714KB](811)
49 原著湿地公园底泥中氮、磷和有机质的分布规律
孙广垠1,2,刘勇2,3,郄雨康3,张家铭4 2018年21期 [92-95][摘要](1580)[pdf 896KB](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