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sludge 的文章

1 基于前表面荧光的活性污泥生化特性解析
李坦, 邹康, 余华荣 2025年第7期 [117-123][摘要](20)()
2 三氯生对污泥高温厌氧消化的影响及机制
孙书荃1,2, 高川1,2, 张斌3, 薛淑帆1, 付培培1, 马浩元1 2025年第7期 [110-116][摘要](19)()
3 污泥低温干化工艺的工程实践与运行成本分析
虞佳庆, 张丽丽, 武丹丹, 王健美, 徐园园 2025年第6期 [102-108][摘要](85)()
4 日本污泥处置发展概况及对我国污泥资源化的启示
崔超1, 熊建军1, 张荣兵1, 姚大伟1, 白家云1, 王佳佳2,3 2025年第6期 [19-25][摘要](110)()
5 调试启动期膜生物反应器对消毒剂的应激响应
姚维昊1,2,3 2025年第5期 [81-87][摘要](131)[pdf 1619KB](6)
6 污泥发酵氮硫转化及同步脱硫脱氨生物除臭特性
卓杨1, 尹彩月1, 周梦雨1, 姜玉琦2, 杨扬3, 韩芸1 2025年第5期 [36-43][摘要](133)[pdf 1288KB](4)
7 低温真空脱水干化技术在深圳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邵志刚1, 石富生2, 古凌艳3 2025年第4期 [131-136][摘要](116)[pdf 1861KB](34)
8 兰州某大型污水厂原位提标改造工程设计实例
张强1,2, 夏海霞1, 彭永立1, 李平3, 闫博1, 李一1, 李红博1, 刘晨1, 朱加勇1 2025年第4期 [69-74][摘要](137)[pdf 1399KB](35)
9 成都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对策探讨
刘波, 廖竞萌, 郭韵, 童景琰, 李亮 2025年第4期 [9-15][摘要](236)[pdf 671KB](24)
10 盐度对硝化污泥系统去除抗生素过程中ARGs的影响
张欢欢1, 韩乐迪1, 郭宁1,2, 赵学宇1, 王琳1,2, 张志斌1 2025年第3期 [72-77][摘要](148)[pdf 2825KB](30)
11 南水北调调节池淤泥性质及不同扰动下的沉降特征
陈婷1, 刘宇泽1, 杨天果1, 路桢2, 翟洪艳1 2025年第3期 [50-57][摘要](99)[pdf 2247KB](45)
12 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用于污水高标准脱氮对比
杨新慈1, 李军2, 周家中3,4, 辛涛3,4, 吴迪3,4, 韩文杰3,4, 杨忠启3,4 2025年第2期 [95-100][摘要](193)[pdf 1205KB](87)
13 污泥调理/板框压滤深度脱水工程设计
吴锦谢, 郭庆龄, 徐挺, 陈维航, 单依雯, 王闻婷, 周海珊 2025年第2期 [64-68][摘要](154)[pdf 1317KB](66)
14 藻菌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张夏1,2, 胡惠秩1,3, 汪锐1, 陈乐言1, 万仁辉1 2024年第24期 [11-18][摘要](402)[pdf 963KB](165)
15 盐度对剩余污泥与浓缩渗滤液厌氧共消化的影响
桑康云1, 高猛2 2024年第23期 [107-113][摘要](207)[pdf 1915KB](102)
16 铁盐活化污泥生物炭对水中磷的吸附效能与机理
丁建1, 谢敏1,2, 张子怡1, 彭世龙1, 余志1, 万俊力1,3 2024年第23期 [99-106][摘要](174)[pdf 1084KB](100)
17 生物除磷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特性
何瑜, 何成达, 朱腾义, 相延铮 2024年第23期 [91-98][摘要](199)[pdf 4247KB](62)
18 利巴韦林胁迫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微观响应特征
刘奇欣1, 冯萱1, 陈宁1, 沈斐2, 王硕1,3,4, 李激1,3,4 2024年第23期 [29-39][摘要](141)[pdf 1738KB](92)
19 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中试
马俊1, 张亚斌2, 李志国2, 宋一帆2, 夏华国2, 万俊锋2,3 2024年第23期 [20-28][摘要](231)[pdf 2874KB](130)
20 城市污水污泥与生物质共气化资源化利用实证研究
任少辉1,2, 姚学同3, 余桥2, 张立民2, 向家涛1, 林立2, 张世红1 2024年第22期 [90-96][摘要](209)[pdf 781KB](71)
21 闽南沿海城市污水厂污泥产率及产量研究
晋艺欣1, 潘晓玥1, 黄剑南2, 毋兆颖1, 周彦灵1, 安叶1, 王德震1, 刘立群1 2024年第22期 [40-46][摘要](172)[pdf 829KB](95)
22 藻-菌颗粒污泥——低碳污水处理新技术
王弘宇, 王溶榕, 胡晓玲, 黄海芸, 陈荣帆, 谢怡, 周道 2024年第22期 [13-21][摘要](329)[pdf 637KB](130)
23 有机物捕集聚集介质制备条件的优化及效果评估
陈硕君1,2, 查晓1,2, 王灵芝1,2, 黄勇1,2 2024年第21期 [1-8][摘要](221)[pdf 686KB](110)
24 “双碳”背景下低碳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优化探索
安叶, 周彦灵, 潘晓玥, 晋艺欣, 刘立群, 王德震, 毋兆颖 2024年第20期 [23-32][摘要](260)[pdf 1142KB](147)
25 精确曝气实现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计算方法与控制策略
施汉昌1,2, 汪秋婉2,3,4, 张明凯2, 柯细勇2 2024年第20期 [1-6][摘要](691)[pdf 833KB](210)
26 碳化强度对市政污泥脱水性能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郭彦峰1,2, 张弛1, 孔鑫1, 袁进1, 杨志宏3, 吴博3, 张凌云4 2024年第19期 [81-86][摘要](230)[pdf 1048KB](162)
27 武汉市污水处理厂按效付费理论方法研究
朱敏1, 白国梁2, 施浩川1, 胡丹1, 袁少博1, 姚智爽1 2024年第17期 [111-117][摘要](574)[pdf 577KB](243)
28 长期Hg(Ⅱ)暴露对断流CANON工艺恢复性能的影响
马冰冰, 张肖静, 张楠, 张涵, 张佳杰, 龚瑶瑶, 左琦月 2024年第17期 [84-91][摘要](457)[pdf 2548KB](139)
29 新型重力浓缩池在给水厂污泥浓缩中的应用
杨熙1, 唐炜文1, 陈伟雄2, 郭露2, 沈玉东2, 陈鑫和3 2024年第17期 [65-70][摘要](594)[pdf 1266KB](274)
30 盐度对电化学预处理污泥-餐厨垃圾共发酵的影响
白华清1, 曾正仁1, 魏业香1, 林强1, 习诗浩2, 王宗平2, 雷琳慧2 2024年第17期 [23-30][摘要](510)[pdf 1748KB](161)
31 温度对藻菌好氧颗粒污泥除污性能及附加产物的影响
韩佳言1, 纪元2, 柳文浩2, 刘东方2, 黄文力2 2024年第17期 [16-22][摘要](606)[pdf 700KB](202)
32 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干化技术的应用
施祖辉1, 叶心彤1, 张艳2, 曹鑫莉2 2024年第16期 [116-120][摘要](167)[pdf 1080KB](153)
33 用于市政污泥深度脱水的隔膜压滤机系统设计要点
熊顺华1, 罗宏伟1, 黄皓1, 郑国林2, 张力桢3, 呼晓明4 2024年第16期 [77-82][摘要](280)[pdf 424KB](276)
34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低碳氮比废水的运行参数优化
李正昊, 何浩林, 聂嘉乐, 康建林, 杨小丽, 龙焙, 程媛媛 2024年第15期 [93-100][摘要](260)[pdf 2792KB](158)
35 周期搅拌低高径比SBR中好氧造粒及生物演替
包文婷1, 朱杨2, 董文明1, 王维红1 2024年第15期 [83-92][摘要](250)[pdf 8259KB](192)
36 活性污泥的光电化学特性及其光电反硝化潜力
潘柳晴, 吴乔欣, 龚之涵, 曾鑫辉, 储昭瑞, 赫俊国 2024年第15期 [61-66][摘要](349)[pdf 1241KB](198)
37 北江水源自来水厂行走式板框压滤机污泥脱水研究
沈玉东1, 李秋2, 刘智皆2, 陈伟雄1, 李路野1 2024年第15期 [55-60][摘要](261)[pdf 2346KB](217)
38 新地标背景下北京某污泥堆肥厂除臭系统升级改造
曹东明, 刘鹏飞, 杜强强, 李振川, 戴明华 2024年第14期 [113-118][摘要](234)[pdf 802KB](126)
39 等污泥负荷不等池容多级AO的设计计算及优势分析
孙事昊1, 庞洪涛1, 张璐晶1, 江乐勇1, 彭轶2, 张亮3, 侯锋1, 彭永臻3 2024年第14期 [85-94][摘要](367)[pdf 759KB](287)
40 污泥生物淋滤过程中磷形态的分布及相间迁移转化
路闯, 张晶, 游宏坤, 李兆强, 迈迪, 范晓军, 岳秀萍, 端允 2024年第13期 [86-92][摘要](221)[pdf 1084KB](153)
41 磁黄铁矿石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效果与机制
朱文芳1,2, 叶磊1, 陈万年1, 宋亚丽1,2 2024年第13期 [14-20][摘要](254)[pdf 1710KB](224)
42 城镇污水高速率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
赵钰莹, 李倍莹, 黄依锟, 冯殿宝, 马斌 2024年第13期 [1-6][摘要](457)[pdf 1422KB](239)
43 南通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降本增效分阶段改造
周呈, 周宇翔, 叶阳阳, 孙慧频 2024年第12期 [114-119][摘要](334)[pdf 624KB](447)
44 污泥与皮革废料混合焚烧设计方案
杜强强, 李梦琪, 胡甲兴, 戴明华, 刘鹏飞 2024年第12期 [78-83][摘要](274)[pdf 1054KB](183)
45 高效沉淀池在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中的工程应用
高玉红1, 孙巍1, 阮鹏程1, 祝佳佳2, 张碧波1, 朱畅1, 翁张帆1, 曾翱1 2024年第12期 [68-72][摘要](387)[pdf 583KB](279)
46 基于新《固废法》的城镇污泥处置管理要求与资源化思考
熊建军, 崔超, 张荣兵, 姚大伟, 马富亮, 曹贺雄, 杨文彬, 姚海 2024年第12期 [21-27][摘要](274)[pdf 910KB](221)
47 超声联合生物酶强化污泥发酵产酸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王昊龙1, 赵瑜涵2, 周立山1,2, 韩恩山2, 刘丽强1 2024年第11期 [115-120][摘要](275)[pdf 1212KB](206)
48 UVA诱导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启动与运行效能
桂智刚, 赫俊国, 曾鑫辉, 张晨阳, 储昭瑞 2024年第11期 [8-12][摘要](426)[pdf 1675KB](162)
49 BIM技术在六安污泥处置厂二期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张杰, 刘海臣 2024年第10期 [75-80][摘要](321)[pdf 3554KB](140)
50 城镇污泥产品林地利用指南解读及技术应用
姚大伟1, 崔超1, 张立秋2, 熊建军1, 孙德智2, 杜子文2, 杨文彬1, 高始涛1 2024年第10期 [21-27][摘要](299)[pdf 841KB](262)
51 水务一体化背景下杭州市污泥处理处置规划研究
张亚朋, 吴荣波, 冯一军, 顾越, 陈舟凯 2024年第10期 [15-20][摘要](322)[pdf 1110KB](263)
52 介质生物膜技术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郝晓地, 闫颖颖, 吴道琦, 吴远远 2024年第10期 [9-14][摘要](447)[pdf 1143KB](193)
53 沸石/超声强化污泥脱水和好氧堆肥效能研究
杨亚红1,2, 马鹏锦1,2, 杨兴峰1, 王亚军1, 蔚阳3, 杨期勇4 2024年第9期 [84-90][摘要](448)[pdf 1299KB](247)
54 高压带机+低温干化工艺用于污泥深度脱水
阮燕霞1, 杨文文1, 魏宏斌2 2024年第8期 [119-124][摘要](387)[pdf 928KB](275)
55 市政污泥独立焚烧项目烟气处理工艺设计
宋世琨, 杨巍, 刘波, 郭韵, 李亮 2024年第8期 [70-74][摘要](429)[pdf 444KB](225)
56 美国污泥调查(NSSS)概况、数据分析与启示
王涛1,2,3, 王子逸3 2024年第8期 [54-59][摘要](466)[pdf 730KB](278)
57 污泥热水解/厌氧消化工程问题与对策研究
左壮, 许世伟, 刘杰, 朱彩飞 2024年第8期 [47-53][摘要](259)[pdf 768KB](231)
58 好氧颗粒污泥减缓MBR膜污染的研究进展
张鑫1,2,3, 于思伟1,2, 郏江辉1,2, 包罗1,2, 朱勤燕1,2, 李新冬1,2 2024年第8期 [28-33][摘要](469)[pdf 424KB](327)
59 污泥-煤矸石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对Anammox的促进
朱薇, 张晶, 游宏坤, 路闯, 岳秀萍, 端允 2024年第7期 [113-118][摘要](240)[pdf 1472KB](178)
60 番茄酱废水好氧颗粒污泥活性恢复及群落演替分析
包文婷1, 王维红1, 康增彦2, 董星辽3 2024年第7期 [98-104][摘要](318)[pdf 3980KB](174)
61 消化和热干化污泥中多氯联苯和二口恶英风险评估
李雪梅1, 马彦琪1, 李珧2 2024年第7期 [91-97][摘要](209)[pdf 627KB](197)
62 厌氧颗粒污泥高效反硝化处理高盐度树脂再生液
李忠强1,2, 骆倩1,3, 黄慧敏1,3, 梅荣武1,4, 胡正峰1,4, 张胜军1,4 2024年第7期 [19-26][摘要](260)[pdf 2330KB](167)
63 矿化垃圾强化剩余污泥暗发酵产氢
王越 2024年第5期 [105-110][摘要](294)[pdf 972KB](187)
64 正渗透技术浓缩剩余活性污泥的可行性
钟慧慧1, 沈玉芳1, 孜亚1, 易夏文1, 王新华1,2,3 2024年第5期 [99-104][摘要](326)[pdf 1052KB](239)
65 黏度过渡区污泥纯氧曝气自热高温消化特性
张新喜1,2,3, 何宇翔1, 张诗华1,2, 李嘉伟1, 冯承民1, 王凯1 2024年第5期 [93-98][摘要](231)[pdf 591KB](220)
66 投加铁粉对长泥龄污泥高温厌氧消化的影响
寇晓梅1, 王琳平2, 彭俊2, 吴世璋1, 邵甜1, 王怡2 2024年第5期 [84-92][摘要](333)[pdf 1238KB](229)
67 不同粒径厌氧颗粒污泥产气作用对沉降性能的影响
曹宇浩, 管锡珺, 陈计洋, 夏丽佳 2024年第5期 [82-86][摘要](358)[pdf 654KB](211)
68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畜禽废水的效能及颗粒化过程
刘岚瑾, 何圆开, 张冰, 时文歆 2024年第5期 [29-36][摘要](356)[pdf 1456KB](218)
69 树脂耦合溶菌酶预处理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
徐雨萌1, 卢金锁1,2 2024年第5期 [23-28][摘要](452)[pdf 1308KB](201)
70 污泥低温干化技术及其在饮用水厂的实践
颉亚玮1,2, 严嘉明1, 黄允河2,3, 刘宏远1,2, 张刚4, 沈东春4, 吴辉4 2024年第5期 [9-15][摘要](342)[pdf 1784KB](270)
71 通沟污泥处理站改造实例
关永年1,2, 徐超1, 陈勇1 2024年第4期 [107-110][摘要](329)[pdf 1118KB](235)
72 北京高安屯餐厨协同污泥厌氧消化生产性试验
宋晓雅, 张建新, 张荣兵, 石磊, 葛勇涛, 宗倪, 陈靖轩, 李晓晓 2024年第4期 [99-106][摘要](420)[pdf 1064KB](251)
73 老旧自来水厂絮凝沉淀池技术改造实践
曾正仁, 孙政, 白华清, 贺阳, 赵亚芳 2024年第4期 [89-92][摘要](572)[pdf 2468KB](350)
74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梅慧瑞1, 王驰2, 傅先松2, 徐礼灿1, 文志军1, 张新国1, 刘青1 2024年第4期 [84-88][摘要](381)[pdf 1121KB](303)
75 污水厂污泥产量计算和常规处理设计
韩佩君, 张明, 吴艳华, 钱勍, 曹孟禹, 郑佳慧, 刘凯 2024年第4期 [71-77][摘要](569)[pdf 464KB](860)
76 典型BNR工艺污泥中温和高温厌氧消化特征对比
高丽娟1, 彭俊2, 王怡2, 王琳平2, 寇晓梅1, 柴宝华1 2024年第3期 [107-112][摘要](378)[pdf 1278KB](233)
77 污泥水热炭中磷及主要伴生金属元素的浸出行为
方俊华1, 旷鹏1, 程思捷1, 唐琦2 2024年第3期 [101-106][摘要](211)[pdf 585KB](195)
78 无锡锡北污水处理厂运行评估及优化改造方案
魏翔1, 李怀波2, 郑凯凯2,3, 王燕2,3, 李激2,4,5 2024年第3期 [95-100][摘要](328)[pdf 625KB](327)
79 聚氯乙烯和磺胺嘧啶复合污染对活性污泥的影响
胡凯1,2, 边玛拉珍2, 王威3, 魏磊3, 张佩3, 陈卫1,2 2024年第3期 [79-88][摘要](358)[pdf 1593KB](205)
80 过氧化钙强化剩余污泥热解液脱氮效能的研究
彭星源1,2, 肖岳冰1,2, 郑梦启1,2, 汪炎3, 钱军3, 梅红3, 王伟1,2,3 2024年第3期 [31-37][摘要](328)[pdf 1089KB](213)
81 北排清河二厂污泥脱水工艺节能降耗优化运行策略
王倩, 吴雪松, 李伟, 陶战平, 李国权 2024年第2期 [94-98][摘要](427)[pdf 796KB](347)
82 污泥酸提液/Fe2+改性活性炭纤维对氨氮的吸附
张彦平1, 范旭腾1,2, 李一兵1, 李芬3 2024年第1期 [82-89][摘要](264)[pdf 1299KB](272)
83 超声对低水温SBR污泥性能及群体感应的影响
陶艺1,2,3, 员建1,2,3, 马华继1,2,3, 李道甲4, 王美丽5, 史新盼1,2,3, 冯家举1,2,3 2024年第1期 [76-81][摘要](271)[pdf 1494KB](255)
84 电磁波加载内回流硝化液的A/A/O系统污泥减量研究
桑稳姣, 汪晨, 贾丹妮, 李强, 卢伟, 曹诚, 李翠华 2024年第1期 [68-75][摘要](350)[pdf 1244KB](279)
85 后疫情时代污泥中的病毒风险分析与对策
王涛1,2,3, 齐运才2,3, 杨欣4 2023年第24期 [59-62][摘要](292)[pdf 404KB](205)
86 燃煤机组掺烧城市污泥发电的干化工艺对比
颜莹莹1,2, 黄荣敏1, 王保龙1,2, 郭科赶1,2, 黄盛鹏1,2, 刘向磊1,2, 成浩科1, 陈雨柔1,2 2023年第24期 [53-58][摘要](336)[pdf 583KB](334)
87 不同PPCPs浓度对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毒性的影响
王竞茵, 蔡海振, 荣宏伟, 何鹏鸿, 罗宇新 2023年第23期 [104-110][摘要](203)[pdf 1283KB](290)
88 MBBR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中泥膜的生物群落分析
梁一帆1, 潘增锐1, 喻盛华2, 陈霖2, 杨琴2, 李军1 2023年第23期 [15-22][摘要](409)[pdf 1312KB](2375)
89 水厂絮凝沉淀池精准排泥控制系统的研发
张良纯1,2, 文玉坤2, 邓家伟2, 张锡辉1 2023年第22期 [98-104][摘要](419)[pdf 1399KB](533)
90 污泥基磁性吸附剂制备及其去除废水中铜的研究
刘欣欣1, 庞敏2, 李会东1, 王之夏1, 陈晨1, 崔凤娇1 2023年第21期 [99-103][摘要](349)[pdf 730KB](208)
91 酸化法回收高效沉淀池污泥中的铝及其除磷效能
王学科1,2, 张春苗1, 李彩然1, 赵子汇1, 汪诚文2 2023年第21期 [94-98][摘要](275)[pdf 759KB](323)
92 上海农村污水污泥重金属污染水平及营养指标评价
杨早1, 李瑜2, 王晶晶1, 胡昕晔2, 时珍宝3, 李昕1, 李怀正1, 董滨1, 徐祖信1 2023年第21期 [86-93][摘要](275)[pdf 1920KB](297)
93 蚯蚓对城镇污泥堆肥过程稳定化路径的影响
雷旭阳1, 张志华1, 崔广宇2, 刘艳娟3, 侯素霞1, 李博1 2023年第21期 [13-20][摘要](377)[pdf 1448KB](530)
94 硫铁矿矿坑塌陷区及厂区积存废水应急处理
辛路, 杨尧, 徐祥, 宋荻 2023年第20期 [138-142][摘要](287)[pdf 748KB](256)
95 剩余污泥制取生物炭可行性分析与评价
郝晓地, 李佳勇, 郝丽婷, 李季 2023年第20期 [1-8][摘要](462)[pdf 1150KB](281)
96 乳酸钠和乙酸钠作为碳源对生物脱氮的影响
张佳颖1, 刘心怡1, 周俊才1, 孟雯1, 李晓玲1,2, 高明3, 汪群慧3 2023年第19期 [83-88][摘要](429)[pdf 1014KB](833)
97 地塞米松胁迫下好氧颗粒污泥微观响应特征
冯萱1, 陈宁1, 张欣1, 马翠1, 刘崇2, 沈斐3, 王硕1,4, 李激1,4 2023年第19期 [1-10][摘要](346)[pdf 1854KB](223)
98 以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的BBR技术用于市政污水处理
戴仲怡1, 谢益佳1, 张国强2, 徐彦飞1, 张霞1 2023年第18期 [67-70][摘要](436)[pdf 517KB](699)
99 高铁酸钾氧化剩余污泥效能及破解液性质
金润1,2, 李祥1,2,3, 谈新伟1,2, 夏子翔1,2, 黄勇1,2, 马军3, 倪敏1,2 2023年第17期 [118-123][摘要](402)[pdf 1260KB](322)
100 基于生物共代谢的好氧活性污泥降解苯酚废水研究
陈浩然, 吕利丰, 王宗平, 苗蕾 2023年第17期 [99-105][摘要](501)[pdf 2258KB](824)
101 多段改良A2O脱氮除磷工艺生产运行优化
柯水洲1, 胡祥1, 马晶伟1, 朱莹2, 尚俊才2, 宾伟2 2023年第17期 [74-80][摘要](617)[pdf 1107KB](410)
102 生物炭对污泥高温厌氧消化连续运行系统的影响
高丽娟1, 王枝2, 王怡2, 王琳平2, 柴宝华1, 韩晓峰1, 寇晓梅1, 庄鹏宇1 2023年第17期 [26-31][摘要](821)[pdf 988KB](281)
103 污泥厌氧消化/热解气化耦合技术处理市政污泥
李升, 焦方方, 王航航, 于文静, 郭兆广 2023年第16期 [110-115][摘要](298)[pdf 635KB](1033)
104 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原位碳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王先宝1,2, 张雨笛1, 张敏婷1, 谢怡俐1, 陈甜甜1, 高楚玥1, 张安龙1,2 2023年第16期 [8-13][摘要](841)[pdf 622KB](692)
105 典型污水处理工艺的污泥调理机制研究
蓝梅1,2,3, 应媛媛1,2,3, 罗海慧1,2,3, 黄文清1,2,3, 李思敏1,2,3 2023年第15期 [94-100][摘要](437)[pdf 3829KB](291)
106 磁分离—双泥龄脱氮工艺处理城市污水中试研究
李啸川1,2,苑泉3,宋亚朋1,2,贺聪慧1,马金元1,梁瑞松1,2,徐恒2,陈云4,钱亮4,王凯军1,刘杰5,林甲5 2023年第15期 [58-63][摘要](328)[pdf 1432KB](365)
107 污泥发酵液强化污水厂尾水人工湿地深度脱氮
王泽春1, 冯景伟1, 张浏2, 凡春丽1, 刘乐2, 石志孔2 2023年第15期 [23-33][摘要](627)[pdf 3862KB](435)
108 电解耦合Fe2+活化过硫酸盐强化污泥脱水及其机理
何妙琳, 张彦平, 李一兵 2023年第15期 [15-22][摘要](472)[pdf 2942KB](249)
109 SEUE-WAO污泥湿式氧化工艺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孟继安1,2, 钟达文3, 孙昊2,4, 秦伟5, 戴丁军6 2023年第15期 [1-7][摘要](625)[pdf 807KB](407)
110 反硝化除磷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工程实践
高松1, 何伟1, 徐微1, 王松凯1, 秦玮2 2023年第14期 [114-119][摘要](433)[pdf 5049KB](493)
111 炭吸附机械搅拌澄清池用于深度处理去除有机物
刘志娟 2023年第14期 [109-113][摘要](710)[pdf 437KB](314)
112 挪威、丹麦与国内污泥产品土地利用管理差异和启示
崔超, 张荣兵, 熊建军, 付强, 姚海, 姚大伟 2023年第14期 [47-55][摘要](309)[pdf 3284KB](344)
113 Nereda好氧颗粒污泥工艺配置及运行性能
吴志明1, 陈学春1, 赵欣2, 刘洋2 2023年第14期 [10-18][摘要](1076)[pdf 2690KB](2211)
114 餐厨垃圾湿法厌氧处理的污泥流变性特征及其成因
梁玉帅1,2, 王侃宏2, 徐宇峰1,2,3, 刘吉宝1,3,4, 郁达伟1,3,4, 祝金星5, 陈梅雪1,3,4, 魏源送1,3,4, 李娇5, 樊华5 2023年第13期 [117-125][摘要](793)[pdf 3059KB](370)
115 全氟辛酸对好氧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
韩宗朔, 郑晓英, 徐智, 林涛, 赵志琳, 张会杰, 杨珊珊, 周超 2023年第13期 [109-116][摘要](825)[pdf 4259KB](570)
116 热改性给水污泥联合酸提液调理促进剩余污泥脱水
张彦平1, 郑松超1, 孙雪萌2, 李芬3, 李一兵1 2023年第13期 [39-46][摘要](460)[pdf 1285KB](286)
117 初沉和二沉污泥经高温热水解后的厌氧消化性能
张涵1, 张含2, 吴宝利3, 任征然2, 王佳伟2, 齐利格娃2, 李相昆1 2023年第13期 [32-38][摘要](555)[pdf 1308KB](429)
118 微滤膜与动态膜强化厌氧处理生活污水的性能对比
刘乐1,2, 段傲1,2, 田文瑞3, 胡以松1,2, 杨媛1,2, 陈荣1,2, 王晓昌1,2 2023年第13期 [9-15][摘要](529)[pdf 5129KB](349)
119 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升级现有污水处理工程
余诚1, 张凯渊2, 王凯军1, 付香云1, 刘瑞阳2, 郑平萍2 2023年第13期 [1-8][摘要](994)[pdf 3211KB](1186)
120 污泥中抗生素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崔香玉, 宋秀兰 2023年第12期 [50-54][摘要](467)[pdf 392KB](470)
121 某热水解+厌氧消化污泥处理工程热能浅析
肖冬杰, 刘李柱, 李方志 2023年第11期 [122-126][摘要](446)[pdf 1446KB](312)
122 基于双风道大风量成型的污泥低温干化中试研究
区雪连1,2, 郭艳平1,3, 黄冠英3, 黄擎英3, 朱刚利1, 张豪3, 潘霆峰1, 马凯1, 胡珈睿1 2023年第11期 [115-121][摘要](433)[pdf 1000KB](283)
123 活性污泥法处理大蒜加工废水效能及菌群结构研究
李微1, 王贺1, 陈一鸣1, 曾飞2, 王宇琦1, 侯云鹤1, 祝雷3 2023年第11期 [95-103][摘要](426)[pdf 1616KB](344)
124 紫外协同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调理污泥脱水研究
郑松超, 张彦平, 李添添, 李一兵 2023年第11期 [15-22][摘要](746)[pdf 937KB](310)
125 反硝化除磷的启动特性及亚硝酸盐浓度的影响
李成1, 郭之晗1, 黄慧敏2, 韦佳敏3, 李勇1 2023年第11期 [8-14][摘要](377)[pdf 681KB](254)
126 碳源类型对活性污泥合成PHA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刘展华1, 宋秀兰1, 刘耀辉2 2023年第11期 [1-7][摘要](609)[pdf 743KB](495)
127 环境友好型通沟污泥处理工程实践
王君如, 周传庭 2023年第10期 [85-89][摘要](482)[pdf 1624KB](446)
128 QS技术在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的碳减排应用研究
桑稳姣1, 贾丹妮1, 卢伟1, 李强1, 汪晨1, 曹诚1, 张倩1, 徐舟影1, 李翠华1, 陈刚2 2023年第10期 [47-54][摘要](452)[pdf 723KB](432)
129 微生物菌剂在污泥减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义勇1,2, 王广华3, 王宝娥1,2, 彭钧雄4, 杜建军1,2 2023年第10期 [38-46][摘要](539)[pdf 499KB](1273)
130 南宁市污泥处理处置工艺分析及展望
许谦, 蒋才芳, 何志健, 贝德光 2023年第10期 [31-37][摘要](606)[pdf 494KB](478)
131 滤池蚯蚓活性物质对剩余污泥中病原菌的影响
孙玉珠1, 肖璠2, 邢美燕1 2023年第9期 [83-90][摘要](389)[pdf 1027KB](368)
132 聚乙二醇溶液渗析联合真空的污泥脱水研究
汤连生1,2,3, 周展朋1,3,4, 郑邓衡1,3,4, 孙银磊1,3,4, 王玉玺1,3,4, 廖宇1,3,4 2023年第9期 [78-82][摘要](838)[pdf 1957KB](314)
133 SBR耦合水力旋流器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
张帅 2023年第9期 [72-77][摘要](539)[pdf 1071KB](340)
134 化学除磷药剂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磷去除特性
洪毅怡晖1,2, 何强1,2, 皇甫小留1,2, 王辛戈1,2 2023年第9期 [18-25][摘要](457)[pdf 1166KB](532)
135 A2/O回流污泥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及其动力学特征
王刚1,2,3,4, 袁林江1,2,3, 王茹1,2,3, 陈希2,3, 袁林杰1,2,3, 有小龙1,2,3 2023年第9期 [1-9][摘要](544)[pdf 2069KB](397)
136 吸收式热泵在污泥低温干化工艺中的应用
王旭1, 任晓芬1,2, 李广焕3, 黄冠英3, 郭艳平4, 秦显强1 2023年第8期 [133-139][摘要](562)[pdf 1128KB](349)
137 污水厂污泥连续高速碳化及资源化全链条实证研究
朱羽廷1,2, 余斌3, 何婷4 2023年第8期 [127-132][摘要](652)[pdf 1121KB](538)
138 基于微波变送器实时监测的沉淀池排泥运行优化
刘国欢1, 董兴震2, 侯华俊3 2023年第8期 [120-126][摘要](519)[pdf 2103KB](364)
139 基于响应面法的给水厂污泥固化配比优化
赵吉1, 颜鹏2, 秦庆东2, 杨晶晶3,4 2023年第7期 [63-68][摘要](434)[pdf 1084KB](299)
140 低碳城市污水脱氮工艺中硝化颗粒污泥的培养
张余健1, 杨一宸1, 马斌1, 委燕2 2023年第7期 [17-22][摘要](585)[pdf 973KB](432)
141 NZVI/AC基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及污水处理效能
赫俊国, 曾忆雯, 刘新平, 江伟勋, 姚峻程 2023年第7期 [8-16][摘要](618)[pdf 5489KB](752)
142 温度对Anammox-HAP脱氮性能及污泥特性的影响
洪猛1, 林驰浩2, 王建伟1, 顾南南2, 刘建勇2 2023年第7期 [1-7][摘要](680)[pdf 2031KB](366)
143 剩余污泥低温干化热源首选污水厂出水余温热能
郝晓地, 申展, 李季, 李爽 2023年第6期 [1-8][摘要](775)[pdf 1130KB](433)
144 通风速率对市政污泥好氧堆肥氮素转化的影响
李思敏1,2,3, 李思雨1,2,3, 唐锋兵1,2,3, 张义竞1,2,3, 许铮1,2,3, 王彦飞1,2,3 2023年第5期 [121-127][摘要](580)[pdf 1396KB](425)
145 UASB处理高含固污泥热水解滤液启动特性
连洁1,2, 卓杨1, 杨培真1, 田国兴1, 齐泽宁3, 韩芸1 2023年第5期 [114-120][摘要](825)[pdf 951KB](392)
146 污泥生物沥浸深度脱水工艺用于污水厂提标扩建
何志健1, 贝德光2, 许谦2, 罗莹2 2023年第4期 [112-117][摘要](553)[pdf 584KB](311)
147 污水厂污泥堆肥有机污染物降解及土地利用生态风险
李思莹1,2, 贾学斌1, 张军1 2023年第4期 [18-23][摘要](636)[pdf 768KB](373)
148 蓝色水工厂:框架与技术
郝晓地1, 李季1, 吴远远2, 李爽2, 李伏京2, 王征戍2, 蔡然2, Mark van Loosdrecht1,3 2023年第4期 [1-11][摘要](932)[pdf 1807KB](1122)
149 密闭式气体循环污泥热干化技术性能分析
朱有法1, 邓龙2, 刘威2, 吴敏2, 饶宾期2 2023年第3期 [100-103][摘要](697)[pdf 1319KB](304)
150 碳源对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效能的影响
王超超1, 张晓秾1, 李佳佳1, 蔡天宁1, 张星星1, 刘文如1,2,3, 李祥1,2,3, 吴鹏1,2,3 2023年第3期 [15-24][摘要](999)[pdf 1559KB](408)
151 基于环境容量的污泥产品土地安全施用量研究
崔超1,2, 熊建军1,2, 马富亮1,2, 贾清棋1,2, 白家云1,2, 李海洋1,2, 杨文彬1,2 2023年第1期 [58-64][摘要](637)[pdf 443KB](357)
152 运行模式及C/N对强化AGS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张冰, 邬莲, 黄书昌, 时文歆 2023年第1期 [9-18][摘要](1025)[pdf 6150KB](428)
153 太原市城市污水厂污泥资源化利用工程设计
程文, 蒋岚岚, 耿震, 周斌 2022年第24期 [72-75][摘要](574)[pdf 632KB](318)
154 剩余污泥衰减系数取值范围探讨
赵剑强1,2, 张局1, 史冰峰1, 杨文娟1,2 2022年第24期 [53-57][摘要](903)[pdf 611KB](884)
155 Beta分子筛催化剂催化氧化油墨污泥的试验研究
缪佳1, 王蓓1, 毛妙杰1, 顾萍2, 龚云2, 沈峥3, 张亚雷3 2022年第23期 [100-108][摘要](419)[pdf 2415KB](308)
156 亚临界水热法处理市政污泥的效果及参数优化
杨耕1, 张桂泉2, 粟智1, 张克江1,2 2022年第23期 [95-99][摘要](564)[pdf 712KB](421)
157 不同上升流速提升对反硝化颗粒污泥反应器的影响
季飞1, 边永欢1, 赵峰2, 王振毅1, 赵大密1, 李志燕1, 廉静1 2022年第23期 [7-16][摘要](642)[pdf 4069KB](356)
158 污水处理厂金属盐泥资源化回收及其吸附除磷性能
费荣鑫1, 向力1, 黄筹1, 张海川1, 李激1,2,3 2022年第23期 [1-6][摘要](699)[pdf 2266KB](389)
159 喀斯特山区大型水厂迁建工程设计
杨华仙 2022年第22期 [47-53][摘要](409)[pdf 3883KB](444)
160 酶促污泥原位减量研究现状
林佳琪1,2,3, 姚毅1,2,3, 王龙4, 徐宇峰1,2,3, 王敦球1,2,3 2022年第22期 [28-34][摘要](592)[pdf 459KB](481)
161 Nereda好氧颗粒污泥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及工程实例
吴志明1, 陈学春1, 赵欣2, 刘洋2 2022年第22期 [16-21][摘要](837)[pdf 2335KB](732)
162 NO2--N/NH4+-N对SAD脱氮除碳性能的影响
宋壮壮1, 吕爽2, 周顺3, 张智3 2022年第21期 [20-29][摘要](487)[pdf 2956KB](246)
163 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中“泥”的治理策略研究
唐颖栋1, 包晗1, 曾学云2, 邱辉1, 邹旭彤1, 楼少华1 2022年第20期 [36-40][摘要](949)[pdf 1486KB](544)
164 通沟污泥处理工艺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
王继行1, 卢伟1, 朱敏1, 徐晓军2, 魏艳平2, 康瑞鹏1 2022年第20期 [20-26][摘要](818)[pdf 1771KB](775)
165 药剂联合高温对低有机质污泥水解促进研究
江丽华1,2, 卓桂华3, 陈细妹4, 林鸿5, 刘常青6, 甄广印7, 郑育毅1,2 2022年第19期 [86-92][摘要](591)[pdf 1314KB](293)
166 基于多源污泥泥质特性的处理技术路径探析
周维奇1, 方宁1, 郭亚丽1, 吴海斌2, 黄嘉良1, 王先恺2, 戴晓虎3, 董滨3 2022年第19期 [16-22][摘要](695)[pdf 721KB](761)
167 AAOA-MBR工艺在污水厂提标扩建中的应用
李易寰1, 董玉明2, 高芳3 2022年第18期 [114-119][摘要](852)[pdf 664KB](355)
168 城市污泥好氧发酵工程关键设计参数发酵周期探讨
蔡璐1,2, 陈俊3, 冯昊4 2022年第18期 [72-77][摘要](772)[pdf 637KB](539)
169 鼓泡流化床污泥焚烧炉焚烧控制技术研究
汪芸芸, 李梦琼, 林莉峰 2022年第18期 [42-46][摘要](686)[pdf 826KB](373)
170 基于热管的污泥干化尾气余热回收技术研究
王丽花 2022年第17期 [112-116][摘要](519)[pdf 693KB](291)
171 接种菌丝球对污泥团聚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耿明月1, 郭海娟2, 马放1, 肖霄1, 辛俊杰1, 隋然1 2022年第17期 [104-111][摘要](447)[pdf 1472KB](334)
172 添加蛋白质类餐厨垃圾促进污泥厌氧发酵产酸
苑宏英1,2, 李琦1,2, 张嘉艺1,2, 杨玉萍1,2, 王雪1,2, 张小亚1,2 2022年第17期 [100-103][摘要](542)[pdf 769KB](332)
173 白龙港污水厂污泥流化床干化系统设计与研究
张冬凌 2022年第16期 [71-76][摘要](577)[pdf 1551KB](337)
174 污泥中的磷及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丁燕燕, 于鸿宇, 戴晓虎 2022年第16期 [29-34][摘要](778)[pdf 412KB](481)
175 生物吸附/A2O工艺特性及蛋白质源污泥增量研究
郑凯凯1, 支尧1, 王硕1,2,3, 张光生1,2,3, 李激1,2,3 2022年第15期 [109-114][摘要](415)[pdf 1671KB](288)
176 二沉池不同径向分布活性污泥对脱氮除磷的影响
刘流1, 倪黄蕾2, 梁军1, 许健1, 陈昊3, 梁雪峰1, 刘俊4 2022年第15期 [104-108][摘要](632)[pdf 1930KB](467)
177 承压式浊环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陈志斌1, 袁华洁2, 王哲晓2, 肖波2, 黄光华2, 杨治清2, 杨佳奇3 2022年第15期 [84-89][摘要](470)[pdf 1980KB](517)
178 北排清河第二再生水厂低碳运行实践
时玉龙, 鲍海鹏, 李伟, 张荣兵, 李广路, 白煜, 李杰, 王之敏, 葛勇涛, 刘利群, 刘屹坤, 宋垚, 王宇, 吴雪松, 段长江 2022年第14期 [99-105][摘要](1152)[pdf 4208KB](620)
179 污泥焚烧灰分磷回收Ash Dec工艺及其研究进展
郝晓地1, 郭小媛1, 时琛1, 吴远远2 2022年第14期 [17-24][摘要](659)[pdf 744KB](651)
180 挪威污水污泥发展概况及对我国污泥土地利用的启示
崔超1,2, 张荣兵1,2, 付强1,2, 马富亮1,2, 姚海1,2, 熊建军1,2 2022年第14期 [9-16][摘要](558)[pdf 1742KB](405)
181 我国重点流域典型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方式调研与分析
谭学军, 王磊 2022年第14期 [1-8][摘要](877)[pdf 631KB](400)
182 污泥流化床焚烧烟气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朱运涛, 林莉峰, 赵林辉 2022年第11期 [115-120][摘要](639)[pdf 678KB](316)
183 化工生化剩余污泥稳定化研究
杨宇宁, 桑军强, 秦冰, 赵锐, 高峰 2022年第11期 [104-108][摘要](411)[pdf 1591KB](235)
184 UASB处理低磷啤酒废水的微生物群落特性
袁雅姝1, 张丽伟1, 杨佳蓉1, 陈正洋1, 傅金祥1, 律泽1, 王薇2 2022年第11期 [98-103][摘要](520)[pdf 870KB](398)
185 锌难溶物硝化抑制作用实证研究
王金江1, 张平2, 王旭1, 唐一1, 张玉峰1 2022年第11期 [79-82][摘要](451)[pdf 553KB](253)
186 铁碳微电解填料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强化作用
张梦1, 徐梅2, 杜歌力1, 王昌稳1, 姜云鹏3 2022年第11期 [62-67][摘要](706)[pdf 1924KB](453)
187 好氧颗粒污泥低温稳定性中试研究
吴远远1, Mark van Loosdrecht2, 郝晓地3, 翟学棚1, 许雪乔1, 林甲1, 江瀚1 2022年第11期 [56-61][摘要](755)[pdf 1809KB](470)
188 反硝化厌氧颗粒污泥技术处理光伏废水
刘云洲1, 刘洁涛1, 宫徽2 2022年第10期 [166-170][摘要](532)[pdf 461KB](298)
189 常州市污泥焚烧中心一期工程设计及运行
卢义程 2022年第10期 [63-69][摘要](468)[pdf 1191KB](829)
190 耐酸性酵母菌筛选及强化污泥生物沥浸预处理研究
覃海光1,2,3, 张军1,2,3, 鲍雨1,2,3, 王敦球1,2,3, 张华1,2,3, 孙晓杰1,2,3 2022年第9期 [94-99][摘要](439)[pdf 1320KB](338)
191 高效降解喹啉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及性能研究
王佳璇1,2,3, 李政阳1, 刘喆4, 宁方志4, 刘永军4 2022年第9期 [8-17][摘要](1220)[pdf 1558KB](469)
192 农村生活污水强化膜混凝性能及其污泥资源化潜力
魏尚珲1, 徐恒1,2, 常风民2, 胡明3, 李懿南1, 王培京3, 王凯军2 2022年第9期 [1-7][摘要](1316)[pdf 761KB](458)
193 萧山4 000 t/d污泥集中焚烧处理项目实践
孟鑫1, 陈伟2, 陈柏校3 2022年第8期 [127-132][摘要](1139)[pdf 566KB](426)
194 铁系导电介质粒度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效能的影响
赫俊国1, 尹诗敏1, 赵美花1, 崔鑫鑫1, 江志峰1, 李碧清2, 唐霞2, 肖先念2 2022年第7期 [11-18][摘要](848)[pdf 4083KB](506)
195 白龙港污泥二期烟气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调试
应基光1, 林莉峰1, 王丽花2 2022年第6期 [117-122][摘要](705)[pdf 1321KB](399)
196 超声/厌氧消化处理剩余污泥参数优化及机理研究
刘永剑1, 刘宇雷2, 徐学信2, 王尚1, 于博文1, 刘硕1, 王永磊3 2022年第5期 [84-90][摘要](688)[pdf 1007KB](504)
197 深圳市污泥深度脱水应急工程的设计与运行
颜莹莹, 孟春霖, 臧星华, 万修志, 李雪怡, 马嘉蔚 2022年第4期 [120-124][摘要](679)[pdf 418KB](400)
198 剩余污泥碱性发酵产酸及脱水性能研究
刘子娟1, 王寅义2, 徐肖甜2, 范磊3, 高子慧4, 逄鸿儒1, 钱浩1, 李雨忻4, 董文杰4, 饶宾期1 2022年第3期 [92-98][摘要](1026)[pdf 1087KB](437)
199 溶菌酶预处理对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罗璐1,2, 施周1,2, 许仕荣1,2, 周石庆1,2, 李广超1,2, 周先敏1,2 2022年第3期 [87-91][摘要](989)[pdf 742KB](508)
200 纳米氧化铈对好氧污泥颗粒化进程的影响
郑晓英, 徐智, 张远, 杨萌萌, 邵晓瑶, 朱灵华 2022年第3期 [21-28][摘要](863)[pdf 1842KB](437)
201 序批式运行Anammox颗粒污泥的有机碳源胁迫效应
靳翱玮1, 廖方新1, 孙远博1, 贺程璐1, 姜滢1, 郭萌蕾1, 陈重军1,2,3 2022年第3期 [14-20][摘要](989)[pdf 2031KB](462)
202 南方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发酵制取碳源及投加策略
罗锋1,2, 彭进湖2, 张忠祥2, 邱林清2, 彭敬衡2, 梁伟广2 2022年第3期 [1-6][摘要](1087)[pdf 459KB](522)
203 改良氧化沟工艺启动调试及脱氮除磷优化控制
刘坤1, 王新冀2, 张念东2, 罗艳丽1 2022年第2期 [116-121][摘要](739)[pdf 1099KB](424)
204 吸附架桥机理主导下APAM的多级絮凝效能
孙志涛, 李军, 王秀杰, 杜鹏, 张阳, 裴晗博 2022年第1期 [31-39][摘要](743)[pdf 802KB](567)
205 基于絮体结构指标的丝状菌膨胀污泥SVI预测

胡小兵1,2, 张琳1, 汪坤1, 韦京云1, 林睿1, 张诗华1,2
钟梅英1, 谢俊霞1

2022年第1期 [16-22][摘要](929)[pdf 563KB](481)
206 两段式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在全地下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陈志真,邱明,魏斌,李国洪,罗志宾 2021年第24期 [119-123][摘要](810)[pdf 2392KB](403)
207 污泥焚烧工程调试经验对设计优化的启示
生骏,张帅领 2021年第24期 [113-118][摘要](753)[pdf 1405KB](356)
208 潍坊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无害化处置工程设计
王涛1,2,3,寇于亮2 2021年第24期 [65-68][摘要](782)[pdf 417KB](405)
209 反硝化颗粒污泥培养及工艺快速启动
王朝朝1,2,3,马骏1,2,3,殷春雨1,2,3,武新娟1,2,3,朱书浩1,2,3,李思敏1,2,3 2021年第23期 [1-8][摘要](771)[pdf 1106KB](358)
210 北京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总结分析
李雪怡1,梁远1,方小锋2,王侨1,颜莹莹1,张少博1,李义烁1,刘艳艳1 2021年第22期 [38-42][摘要](1590)[pdf 482KB](542)
211 基于RSM模型的微波耦合Fe0/H2O2破解污泥分析
马姝雅,李洋洋,郝梦亚,朱薇,岳秀萍,端允 2021年第21期 [100-106][摘要](518)[pdf 1295KB](423)
212 蜂巢石对UASB反应器启动性能的影响
张勇1,2,胡群林1,3,徐广松1,2,詹宇1,2,王慧1,2 2021年第21期 [75-81][摘要](843)[pdf 1617KB](455)
213 典型污泥高级厌氧消化工艺中恶臭物质的分布特征
东东1,赵珊2,3,4,郭学彬2,3,4,席劲瑛1 2021年第21期 [7-12][摘要](924)[pdf 738KB](447)
214 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污泥膨胀的诊断与调控
陈浩林1,2,彭轶1,2,3,安东1,2,孙哲1,2,卢先春2,邓龙4 2021年第20期 [92-98][摘要](961)[pdf 3449KB](515)
215 集中式污泥处理中心的建设与思考
宋晓雅 2021年第20期 [22-27][摘要](1026)[pdf 1334KB](506)
216 基于鲁棒优化模型的排水管道疏浚污泥量测算
桑稳姣1,郝世文1,陈志毅1,李敏2,张晓辉2,程建军3,王亮3 2021年第19期 [106-111][摘要](982)[pdf 602KB](438)
217 基于互联网监控的焦化废水处理研究
杨宗政1,2,3,张天宇2,王元培2,田琪2,曹井国1,2,3,郭越2 2021年第19期 [98-105][摘要](1181)[pdf 1490KB](470)
218 氮硫比对好氧颗粒污泥特性影响及其脱氮除硫效果
宋欣1,2,3,孙士权1,2,3,商光琦1,2,3,张伟1,2,3,张允宝2,3,4,蒋昌波1,2,3,万俊力1,2,3,吴方同1,2,3,陈婧1,2,3,谭万春1,2,3 2021年第19期 [91-97][摘要](1153)[pdf 1729KB](506)
219 AGS系统丝状菌过度生长前后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比
刘小英1,陈远1,2,曾翱1,3,秦诗友4,李仁杰1 2021年第19期 [22-27][摘要](1054)[pdf 741KB](448)
220 碱预处理对剩余污泥DOM的溶出特征及平行因子分析
窦川川,刘玉玲,赵鹏鹤,万鹏亮,周行,王一帆 2021年第19期 [14-21][摘要](1150)[pdf 879KB](518)
221 剩余污泥碳化裂解液的资源化中试研究
赵博玮,牛宇锟,谢飞,李登飞,周爱娟,孔鑫,汪素芳,岳秀萍 2021年第19期 [1-6][摘要](1172)[pdf 1378KB](501)
222 污泥高含固厌氧消化研究进展
齐利格娃1,2,李伟1,高金华3,任征然1,王佳伟1 2021年第18期 [14-19][摘要](1195)[pdf 433KB](425)
223 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展望
李尔,曾祥英 2021年第18期 [8-13][摘要](1084)[pdf 659KB](436)
224 深度脱水污泥好氧发酵工艺研究
胡佩佩1,侯锋2,范莹1,刘成军1,陈力子1,卢先春2,周晓2 2021年第17期 [74-77][摘要](1486)[pdf 743KB](648)
225 SBR反应器中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提取方法比较
刘心怡1,2,汤志业1,2,朱晓茜1,2,陈庆华1,2,3,黄磊1,2,3 2021年第17期 [25-31][摘要](1204)[pdf 916KB](441)
226 污水处理厂污泥独立焚烧的热力计算方法解析
段妮娜,谭学军,张辰 2021年第16期 [83-88][摘要](1384)[pdf 580KB](722)
227 通沟污泥处理的提质增效改进工艺设计
陈功 2021年第16期 [78-82][摘要](878)[pdf 455KB](538)
228 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系统的污泥消毒、减量与能量回收
李伟1,常菁1,王佳伟1,郝姗2,孙冀垆2 2021年第16期 [19-26][摘要](1189)[pdf 932KB](560)
229 缺氧区与好氧区HRT之比对污泥膨胀的影响
鲁文娟1,王浩龙1,袁林江2 2021年第15期 [77-82][摘要](1049)[pdf 2039KB](387)
230 CaO2联合热预处理对污泥产酸的影响及菌群分析
范子奇1,王应军1,任垠安2 2021年第15期 [21-27][摘要](766)[pdf 1224KB](343)
231 SNAD—藻类工艺在污泥消化液处理中的应用
邹瑜1,2,张国权2,徐晓晨2,杨凤林2 2021年第15期 [14-20][摘要](1067)[pdf 810KB](360)
232 顺义区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工程工艺设计
李彪,周欣,高波,韩正平,门延涛 2021年第14期 [63-68][摘要](1722)[pdf 520KB](597)
233 餐厨垃圾/市政污泥/城市粪便联合厌氧消化沼液处理设计
李义烁,梁远,颜莹莹,胡啸,李雪怡,刘迪,马嘉蔚 2021年第14期 [56-62][摘要](1830)[pdf 1377KB](668)
234 关于污泥火电厂协同焚烧的控制性指标的思考和建议
孟春霖1,颜莹莹1,梁远1,张闯2,沙雪华1,刘迪1 2021年第14期 [46-55][摘要](1046)[pdf 1166KB](547)
235 污泥处理中心典型废水水质分析
宋晓雅1,2 2021年第14期 [32-36][摘要](947)[pdf 408KB](495)
236 污泥浓缩深脱一体机在供水污泥脱水中的应用
梁远1,王琪1,王侨1,丁强2,杨震3,颜莹莹1,臧星华1 2021年第13期 [47-53][摘要](776)[pdf 1791KB](377)
237 SNAD-IFAS工艺对污泥消化液的处理效能
邹瑜1,2,张国权2,徐晓晨2,杨凤林2 2021年第13期 [14-20][摘要](846)[pdf 4458KB](537)
238 低速搅拌球磨破解剩余污泥高效释放碳源
朱赵冉1,黄显怀1,唐玉朝1,伍昌年1,张滔1,袁文晨2,牟为刚2 2021年第13期 [1-6][摘要](1241)[pdf 1047KB](440)
239 大型污泥焚烧项目的污泥脱水运行优化研究
赵林辉,林莉峰,朱运涛 2021年第12期 [145-150][摘要](1199)[pdf 879KB](489)
240 苏州高新静脉产业园污泥深度脱水工程改造与运行
梁远1,刘迪1,周林强2,颜莹莹1,沙雪华1,綦跃强1 2021年第12期 [141-144][摘要](993)[pdf 466KB](510)
241 市政污泥干化焚烧技术应用工程案例
杨汉文1,王建国2,李冲1,王瑞1,陈安怡1 2021年第12期 [136-140][摘要](1387)[pdf 513KB](524)
242 电解铝烟气余热低温干化处理市政污泥工程应用
吕开雷1,杨淘1,陈紫君1,杜永材2,杨晓光1 2021年第12期 [120-123][摘要](1422)[pdf 854KB](489)
243 不同来源剩余污泥有机质赋存特征及厌氧消化潜能
孙洋洋,张雨辰,徐苏云 2021年第11期 [17-23][摘要](1334)[pdf 1202KB](530)
244 基于鼓泡流化床的污泥焚烧保护控制
应基光1,林莉峰1,邵钦2 2021年第10期 [133-137][摘要](1150)[pdf 793KB](511)
245 二沉池强化沉淀对污水处理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彭喜林,诸力维,刘晓,张楷彬 2021年第10期 [111-115][摘要](848)[pdf 1398KB](431)
246 改良A2O工艺污泥膨胀伴随泡沫的影响及调控措施
周鹏,李鹏飞,杨丽亚,和笑天 2021年第10期 [105-110][摘要](896)[pdf 1891KB](472)
247 氮负荷提升方式强化ANAMMOX反应器的性能研究
王泓1,吴莎2,刘珂1,刘达山1,杨恩喆1,陈婧1,许荣华1,宿忆萌1,陈宏1 2021年第9期 [90-96][摘要](1241)[pdf 2576KB](430)
248 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污泥膨胀控制专家系统
陈浩林1,2,彭轶1,2,3,安东1,2,侯锋2,孙哲1,2,李朋2,3,孙事昊2 2021年第8期 [153-152][摘要](1205)[pdf 1013KB](504)
249 城镇污水污泥燃煤电厂协同焚烧技术解析
胡维杰 2021年第8期 [24-31][摘要](657)[pdf 1737KB](454)
250 市政污泥的水热反应减量化及水分赋存形态研究
张会文1,2,代晓炫3,姜伟2,刘玉东2,杨勇2 2021年第7期 [96-100][摘要](1148)[pdf 780KB](558)
251 城市生活污泥干化焚烧工程调试与试运行
刘勇 2021年第6期 [117-121][摘要](1610)[pdf 784KB](777)
252 多模式A2/O+MBR工艺在滨湖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刘科军1,孙晓炎2 2021年第6期 [81-85][摘要](961)[pdf 1213KB](611)
253 强化化学淋滤对污泥重金属溶出及磷释放的影响
马彩霞1,2,刘蕾3,李碧清4,李鹏飞4,肖羽堂1,2,张立国1,2 2021年第5期 [66-70][摘要](1472)[pdf 1900KB](628)
254 污泥焚烧工程中的磷形态分布与磷迁移研究
纪莎莎,黄瑾 2021年第5期 [26-30][摘要](1516)[pdf 1301KB](751)
255 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的干式储存及恢复
张立楠1,黄思浓1,兰鑫1,曾敏静1,程媛媛1,吴俊峰2,龙焙1,张斌超1,曾玉1 2021年第5期 [1-9][摘要](953)[pdf 2760KB](472)
256 污泥脱水、输送及储存系统的设计探讨与总结
苏志升1,林培真2,罗建标1,张甜甜2,李仪远1 2021年第4期 [76-81][摘要](1121)[pdf 1789KB](664)
257 污泥干化焚烧系统的节能降耗研究
王丽花1,吕国钧2,王飞2,胡扬清2,陈文迪2,池涌2,蒋旭光2 2021年第4期 [29-36][摘要](1589)[pdf 1454KB](741)
258 污泥焚烧灰分磷回收潜力分析及其市场前景
郝晓地1,于文波1,时琛1,程忠红2 2021年第4期 [5-10][摘要](1569)[pdf 1511KB](870)
259 高盐度冲击后厌氧氨氧化工艺恢复及运行特性
王朝朝1,2,张欢1,2,闫立娜3,高鹏1,2,武新娟1,2,马骏1,2,殷春雨1,2,李思敏1,2 2021年第3期 [16-23][摘要](1625)[pdf 2221KB](699)
260 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最佳温度及改善机理分析
李金河1,2,张波涛1,2,刘宝玉1,2,潘越齐1,2,张振旺1,2,轩兴歧1,2,刘圣1,2,张亚雄1,2,王晓阳1,2 2021年第3期 [9-15][摘要](2720)[pdf 784KB](936)
261 HPB工艺用于污水厂提标扩容改造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柴晓利1,2,韩红波2,张宏亮3,武博然1,尚俊材4,黄庆5,牟悦2,姜立安3,巢真2,戴晓虎1 2021年第1期 [9-15][摘要](2112)[pdf 651KB](833)
262 负荷对高盐污泥氧化硫硫杆菌调理系统脱水效能的影响
卓星星,尹兴新,石烁辉,何磊,陈博,周健 2020年第23期 [27-30][摘要](1244)[pdf 670KB](531)
263 基于水厂管理反馈工艺设计注意细节的探讨
郑全兴 2020年第22期 [77-81][摘要](1058)[pdf 1901KB](427)
264 生活和工业融合区污水处理厂运行评估分析
尹海龙,廉勍 2020年第21期 [87-92][摘要](1556)[pdf 632KB](605)
265 山地城市污泥水热炭化产物特性研究
许劲1,2,范准1,2,吕秋颖1,2,唐琦1,2,李杨1,2,李遥瑶1,2,方俊华1,2 2020年第21期 [21-27][摘要](1734)[pdf 921KB](530)
266 铝基质硅藻土污泥的制备及其吸附除磷效能
刁寒,艾恒雨,张桂玲,林家宝 2020年第19期 [83-88][摘要](1453)[pdf 1570KB](542)
267 低温下好氧颗粒污泥强化造粒研究
郝桂珍1,2,范宇成1,徐利1,朱贵有3,裴宏伟1,张守明1 2020年第19期 [32-38][摘要](1548)[pdf 1382KB](784)
268 双区沉淀池用于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工艺的可行性
吴越1,赵传峰2,孙法文2,刘文龙1,李军1 2020年第19期 [9-15][摘要](1637)[pdf 2530KB](661)
269 中试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对剩余污泥的消化效果
晏习鹏1,2,肖小兰1,2,亓金鹏1,2,李倩1,2,阮文权1,2 2020年第19期 [1-8][摘要](1711)[pdf 2397KB](617)
270 昆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艺的研究与探讨
孙建升,叶雅丽,郑兴灿,张秀华,屈凯,李山河,姜颖,刘雅巍 2020年第18期 [108-112][摘要](1727)[pdf 766KB](754)
271 PFS对污泥厌氧消化中沼气脱硫的影响
武鹏崑1,崔常桂2,查凯1,王福浩2 2020年第17期 [75-78][摘要](1034)[pdf 1411KB](621)
272 城市污泥两种低温协同干化法的比较研究
韩媚玲,朱芬芬,张荣岩,董仪 2020年第17期 [57-61][摘要](1471)[pdf 678KB](522)
273 PSFS工艺改造对浓缩污泥特性及脱水性能的影响
张显忠1,2,戴晓虎1 2020年第17期 [18-22][摘要](1120)[pdf 787KB](556)
274 污泥龄对BBSNP工艺反硝化除磷脱氮效能的影响
李伟光1,2,李东辉1,姚杰3,张光林1,张厚强3,牛礼跃3,张福贵4 2020年第17期 [13-17][摘要](1127)[pdf 1130KB](490)
275 连续深度脱水耦合低温干化工艺用于鹰潭污泥处理厂
颜莹莹,孟春霖,梁远,武晓剑,张锡铎,杨恒学 2020年第16期 [105-110][摘要](1507)[pdf 1744KB](894)
276 水热碳化技术用于污泥处理处置前景分析
许劲1,2,徐军1,2,吕秋颖1,2,范准1,2,唐琦1,2,李杨1,2,方俊华1,2 2020年第16期 [54-59][摘要](2334)[pdf 737KB](1112)
277 IPCC污泥碳排放核算模型中DOC取值的不足与修正
郭恰 2020年第16期 [49-53][摘要](1453)[pdf 475KB](564)
278 超声强化污泥释磷及MAP法磷回收优化研究
胡德秀,张聪,张艳 2020年第15期 [65-72][摘要](1399)[pdf 2904KB](601)
279 高铁酸盐氧化剩余污泥溶胞减量研究
张彦平1,呼瑞琪2,李一兵1,李静1,张千1 2020年第15期 [59-64][摘要](1668)[pdf 1343KB](527)
280 外源酶强化秸秆污泥混合厌氧消化条件优化
李慧莉1,何芙蓉1,刘鹏程2,陈志强1,3,杨子显1 2020年第15期 [6-12][摘要](1408)[pdf 1059KB](519)
281 负荷期污泥处理湿地中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梁俊煜1,张万筠1,李建钢1,刘烨华2,崔玉波1 2020年第15期 [1-5][摘要](972)[pdf 1831KB](561)
282 立式移动地板发酵仓技术在崇明某污水厂的应用
王首都1,黄申斌2,魏小玲3,张欣1 2020年第14期 [138-141][摘要](1455)[pdf 1810KB](555)
283 城镇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改造技术与实践
刘彦华1,苏锡波2,高迎亮1,马欢1,田津1 2020年第14期 [131-133][摘要](1638)[pdf 410KB](602)
284 基于全流程分析方法的二沉池浮泥产生原因及调控措施
周乐乐1,郑凯凯1,2,王燕1,2,高俊贤1,王硕1,3,4,李激 1,3,4

2020年第13期 [68-72][摘要](1008)[pdf 1645KB](657)
285 绿色纳米铁/H2O2联用两性脱水剂调理污泥研究
郭波,田瑜,范晨,张磊
2020年第13期 [62-67][摘要](1558)[pdf 1302KB](559)
286 絮体动态预负载协同超滤对水中锑(Ⅴ)的去除机制
姚萌1,冉治霖1,卢文静2,贺维鹏 3
2020年第13期 [26-30][摘要](1334)[pdf 956KB](570)
287 改性净水污泥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的Cr(Ⅵ)
江宇1,孙康1,王东田1,2,魏杰 2
2020年第13期 [20-25][摘要](942)[pdf 923KB](457)
288 铁碳微电解耦合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制膜工业废水
郭焘1,王长智2,梅荣武2,计宇3,赵经纬3,李军 1
2020年第13期 [14-19][摘要](1554)[pdf 2593KB](679)
289 套子湾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系统的启动调试与运行
徐晓波 2020年第12期 [133-137][摘要](947)[pdf 843KB](651)
290 污泥厌氧催化快速发酵产VFAs的试验研究
范荣桂,刘娜,尹利鹏,王世玉,付森林 2020年第11期 [69-74][摘要](1663)[pdf 763KB](707)
291 UASB+两级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污水
王晓云1,蒋柱武1,付爱民2 2020年第11期 [21-26][摘要](1690)[pdf 1311KB](863)
292 GAC/DMBR复合工艺的优化及污水处理效能
张净钰1,2,杨媛1,2,胡以松1,2,臧颖1,2,王晓昌1,2,陈荣1,2 2020年第11期 [9-14][摘要](1409)[pdf 1588KB](801)
293 高浓度消毒剂对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的影响
陈琳风1,2,王怡1,2,王若卿1,3 2020年第9期 [7-11][摘要](2072)[pdf 1938KB](763)
294 甲氧苄啶对好氧活性污泥硝化作用的长期影响
陈炳伟,张朝升,刘至能,荣宏伟,梁莹 2020年第9期 [1-6][摘要](1163)[pdf 1161KB](593)
295 某市中心城区通沟污泥处置工艺运行现状及建议
朱师杰1,秦福军1,孔松1,陈芳芳2 2020年第8期 [119-][摘要](1601)[pdf 1303KB](1153)
296 南方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运行优化
周亚梁,黄东月 2020年第8期 [113-118][摘要](2301)[pdf 1021KB](1182)
297 基于PAC+PAM调理的污泥深度脱水工程设计与运行
冯云刚1,徐云辉2,戴明华1,张伟3 2020年第8期 [96-100][摘要](1316)[pdf 870KB](778)
298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中试研究及应用进展
赵锡锋1,2,李兴强1,2,李军1,3 2020年第8期 [30-37][摘要](2019)[pdf 1237KB](950)
299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堆肥物料抗剪强度预测模型
李成杰1,2,王涛2,李海漪1,2,李加文2,邢家乐2,杨非2 2020年第7期 [108-113][摘要](1156)[pdf 2018KB](642)
300 循环造粒流化床处理水厂排泥水的试验研究
孙书博1,2,谢益佳3,黄廷林1,2,邢翔轩1,2,胡瑞柱1,2,韩晓璐1,2 2020年第7期 [12-18][摘要](1285)[pdf 1206KB](623)
301 新冠肺炎疫情下关于减少污泥中病原体的思考
颜莹莹,梁远,沙雪华,臧星华,刘迪 2020年第6期 [22-27][摘要](2005)[pdf 831KB](868)
302 消除内回流液中溶解氧对反硝化过程影响的对策
郭耀1,李志华1,李黔花1,王慧娟2,杨成建1 2020年第1期 [1-6][摘要](2511)[pdf 1369KB](2196)
303 小红门污泥热水解厌氧消化项目运行两周年之回顾
宋晓雅 2018年22期 [116-122][摘要](2388)[pdf 6404KB](1408)
304 化学调理改性/深度脱水工艺集中处理城市污泥
刘 丽, 刘杨华, 包 姗, 陈 琦 2018年22期 [108-110][摘要](1967)[pdf 569KB](1273)
305 中小型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
黄孟斌, 王长平, 张 毅, 向 伟, 黄彦斌, 李羽颀, 叶俊德 2018年22期 [104-107][摘要](1999)[pdf 1242KB](1317)
306 基于主流厌氧氨氧化的AB工艺应用前景
姜 姗, 付昆明, 苏雪莹, 仇付国, 廖敏辉 2018年22期 [25-30][摘要](2420)[pdf 896KB](1457)
307 污泥碳化系统试运行及污泥炭回归土壤可行性分析
鲁涛,朱宝飞,石春梅,刘丹,池保华,仲伟聪 2018年21期 [108-111][摘要](2169)[pdf 934KB](1450)
308 污泥热水解过程中磷的释放规律与影响因素
徐志嫱1,李瑶1,周爱朝1,姚宸朕1,2,刘荣荣1 2018年21期 [24-30][摘要](2583)[pdf 1290KB](1347)
309 投加微粉强化低浓度生活污水活性污泥好氧颗粒化
张莹1,王昌稳1,李军,赵欣1,雷泽远1,王翔3 2018年21期 [12-17][摘要](2650)[pdf 2441KB](1506)
310 SARD与CSTR反应器半连续发酵产氢能力对比
刘常青1,陈琬2,曾艺芳3,杜朝丹4,陈美香4,张燕琼2,郑育毅2,赵由才5 2018年21期 [7-11][摘要](3099)[pdf 1046KB](1706)
311 强还原性废水进入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应急处理措施
朱师杰 2018年20期 [119-122][摘要](1498)[pdf 976KB](679)
312 生物沥浸+厢式隔膜板框压滤机用于城镇污泥脱水
马慧峰,钱志军,熊仁久,费国梁,马秀丽,吴晓琴 2018年20期 [112-113][摘要](1304)[pdf 419KB](657)
313 某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系统技术改造
林明,庄毅璇,李建,王磊,刘欢 2018年20期 [109-111][摘要](1466)[pdf 572KB](753)
314 特种化工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实例
王东琦1,柴国栋1,钱一石2,3,李笑笑1,林奕杉4,5,董雯5 2018年20期 [87-91][摘要](1743)[pdf 1041KB](809)
315 保定市污泥处理中心项目的工艺选择及思考
仝恩从 2018年20期 [21-23][摘要](1638)[pdf 656KB](706)
316 MBR工艺全球应用现状及趋势分析
郝晓地,陈峤,李季,曹达啟 2018年20期 [7-12][摘要](1736)[pdf 1551KB](835)